玉米深加工的發展
近年,國內玉米淀粉業發展較快,主要歸功于淀粉應用的多樣性。利用淀粉可以生產淀粉糖甜味劑、檸檬酸、味精、肌苷酸、葡萄糖、VC、VE及其他藥物使用的青霉素和抗菌素等。2005年我國玉米淀粉產量為900萬噸,消耗玉米1400萬噸,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消費淀粉只有7.2公斤,僅僅是美國人均消費淀粉的8%,歐盟的32%。預計2006年我國年產玉米淀粉量大約1050萬噸,消耗玉米1600萬噸,增幅在16%以上。其中變性淀粉及淀粉糖是近年來發展很快的淀粉深加工產業,主要體現在我國淀粉糖產量由2000年67萬噸,已經發展到2005年的450萬噸以上,增長6.7倍。據農業部預計.2006年淀粉糖產量將超過520萬噸,同比漲幅高達15.5%。
因此,國內玉米淀粉加工業仍將保持較高增長趨勢。
2、酒精及燃料乙醇需求加大,進一步 玉米深加工業
2005年以來,隨著我國燃料乙醇項目的高利益驅使,乙醇加工項目企業紛紛上馬,加工能力不斷提高。2005年我國加工酒精(含燃料乙醇)290萬噸,消耗玉米890萬噸,占玉米工業消費的44.5%。國家定點的燃料乙醇生產廠家為中糧集團生化(肇東)事業部(愿黑龍江華潤)、河南天冠、吉林燃料乙醇、安徽豐原。2005年,共生產燃料乙醇102萬噸。到2006年底產能已經達到134萬噸。目前每噸燃料乙醇定向收購價接近5000元,國家財政補貼每噸1373元。按照3.3噸玉米生產1噸乙醇,每噸玉米均價1400元,再扣除燃料、環保設施等費用,仍有5%的盈利。
截至目前,添加物燃料乙醇試點已擴大到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南、安徽5省及湖北、山東、河北、江蘇四省的27個市。
在局部地區燃料乙醇企業同淀粉企業的價格競爭會不斷推高玉米的收購成本。其中今年4月份,華潤酒精三期15萬噸工程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正式開工建設。2007年中旬正式投產后,華潤的年加工玉米能力將達到120萬噸,這正好是其所在的肇東市全部的玉米產量。
據業內專家介紹,紅薯、木薯、甜高粱、玉米每噸燃料乙醇消耗量分別為8、7、15、3.3噸左右,每噸燃料乙醇綜合生產成本以甜高粱很低,在2000元左右,玉米其次在3700元左右,木薯和紅薯很高,在4000-4500元之間。以玉米為原料,在生產酒精的同時可以分離出胚芽、纖維、蛋白,很終生產出蛋白粉、飼料和玉米油,這些副產品可以抵掉燃料乙醇每噸700-800元的成本。
據悉,國家有關部門已經完成《生物燃料乙醇及車用乙醇汽油"十一五"發展專項規劃》的制定工作。有專家透露,"十一五"期間,試點范圍將擴大到除西藏等西部省區外的20個省市自治區,期間,還將在山東、湖北、河北、江蘇四省各新批準一個試點企業。除現在的102萬噸指標以外,將新增420萬噸以木薯、甜高粱和秸稈等非糧作物為原料乙醇加工項目。基本上按照4畝地出1噸乙醇的標準定,在國內大概要建設1650萬畝的木薯、甘薯、甜高粱種植基地。
請告知我們您的需求